距离开
幕还剩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资讯
机械工业攻坚克难前景向好

步入2022年,机械工业开局良好,工程机械的开工率与工作量正在回暖,海外销售表现持续强劲,汽车整体产销同比微增,乘用车保持稳定增长势头。

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制约机械工业平稳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对于机械工业企业来说,要更注重创新,为市场提供好产品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,企业利润才能够提升,企业才能更好发展。

不利因素有望缓解

近日,三一重工联合宁德时代举办福建省换电重卡应用示范投运仪式。全国首条电动重卡干线——福宁干线正式投入运营,标志着三一重工在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。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告诉记者,从2021年4月份开始,工程机械行业进入调整期,同时也充满了希望。今年1月份,三一重工的海外销量增长近60%,新能源板块如风力发电设备增长更多。

过去一年,在疫情散发、原材料成本上涨、芯片短缺等挑战下,机械工业克服困难,经济运行稳定恢复。陈斌说,2021年机械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万亿元,同比增长18.58%。绿色低碳发展提速,机械工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。

与此同时,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生产秩序快速恢复,机械企业主动作为、抢抓国际市场先机。2021年,机械工业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,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.04万亿美元,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。汽车整车、工程机械整机等产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,2021年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,出口地区从东南亚、非洲向欧洲国家拓展。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的总基调,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定工业经济运行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,“十四五”各类规划中已明确的重大战略、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相继开工,为机械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和稳定向好的市场需求。向文波对2022年充满信心。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,一是国家现在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带来的机会,二是“双碳”目标下的新能源产品电动化带来的机会,三是国际市场提升空间很大。

陈斌认为,影响行业经济运行的原材料价格高涨、煤炭电力供应紧张、芯片供应短缺等不利因素,将在2022年得到缓解和改善。综合分析,2022年机械工业行业运行有望实现平稳增长,工业增加值、营业收入增速均预期达到5.5%左右,实现利润总水平与上年持平,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稳定。

利润水平仍待提升

尽管2021年机械工业效益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,但利润率低仍是行业较为普遍的现象。数据显示,2021年机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二季度由负转正,至年末增幅仅为2.7%,远远低于原材料购进价格的增幅,影响了利润。特别是2021年6月至11月,机械工业连续6个月单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,全年机械工业利润总额增速较同期全国工业低20余个百分点。全年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.19%,低于全国工业0.62个百分点,低于上年同期0.22个百分点。

分行业看,工程机械行业利润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下降;其他13个分行业实现利润均为同比增长,但其中出现分化,机床工具、其他民用机械行业利润增幅超过60%,而石化通用、重型矿山、汽车、内燃机等行业利润增幅在3%以内。据透露,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成本上涨压力难以传递到产品价格上,导致企业利润微乎其微。即使是利润增幅看似较大的机床行业利润仍偏低。

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,机械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乏力,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滑,汽车行业也不例外。“汽车行业利润率也不高,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是亏损的。”陈斌表示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,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影响汽车盈利。2021年以来,协会一直呼吁建立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,缓解价格波动问题,有关部门已在推动相关工作。

陈士华也表示,2021年汽车行业利润增长明显低于营收增长。成本增长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,一是芯片,二是原材料。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汽车成本增加1000元至4000元,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,很多车企不敢涨价。新能源汽车发展虽然快,但总体规模还小,电池的成本越来越高。

“原材料价格上涨,对行业利润产生了很大影响。”陈斌表示,虽然单月连续下降,但到年底机械行业利润增长还是两位数。主要原因是进口的原材料提前半年已经预订了,成本上涨对利润的影响更多会表现在上半年。

把握机遇创新开拓

要增加利润,对企业而言,首要的是把握机遇,加强创新。以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为目标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。在机械行业整体利润偏低的形势下,2021年机械工业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明显高于机械工业平均水平,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453.49亿元,同比增长12.65%。

同时,也得益于机械工业领军企业积极开拓创新、抢抓市场先机。如,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华电签订首台自主G50燃机示范项目主机合同,助力我国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应用。

“全球经济总量增长要靠技术驱动,靠技术不断创造新需求。”向文波表示,要实现“稳中求进”,必须靠“进”去实现“稳”的目标,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。随着数字化和电动化时代的来临,企业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应对挑战,把挑战转换为机会。从企业经营层面来说,不管哪个行业都要靠科技创新去提升能力。不论时代怎么变,用户对于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是永远不会变的。所以,通过创新去创造、引领、满足需求,是企业应对周期的根本方法。

在如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上,陈斌提出,央企有责任带头采用国内自主创新的产品,特别是产业链的链长企业,要积极解决供应链的问题。目前,已经有很多央企担起这个重任。

此外,陈士华表示,要推动行业企业融通发展。企业要有产业链思维,要考虑上游企业,特别要重点培育国内零部件供应商,稳定产业链供应链,这对产业长远发展大有裨益。